Se ha denunciado esta presentación.
Se está descargando tu SlideShare. ×

Pop art and the Oriental art-collection market

Anuncio
Anuncio
Anuncio
Anuncio
Anuncio
Anuncio
Anuncio
Anuncio
Anuncio
Anuncio
Anuncio
Anuncio
Cargando en…3
×

Eche un vistazo a continuación

1 de 16 Anuncio

Pop art and the Oriental art-collection market

Descargar para leer sin conexión

甄巍和陸蓉之對普普藝術的評價南轅北轍,陸蓉之看法較為消極、以「虛無主義」形容普普作品對美學典章制度構成的傷害,但甄巍卻以正面角度平反之,認為美國人縱使研發以「消費主義」為表現素材的普普藝術,他們內心及骨子裏仍是尊重傳統繪畫藝術的修為,只是美國人認為「商品化」乃能令藝術家的血汗成果在這個混沌的環球及社會局勢下找到「長治久安」的盈餘出路,不用再像刺梵高般生前仕途堪坷要割耳朵並且其畫作要在他逝世後才出名起來,美國人只是想構建西方藝術生態的路可走得比歐洲人聰明而已。

美國的普普藝術思潮,也為中國、日本的收藏視野帶來革新,東方文化向來缺乏品牌包裝的觀念,但美國人重視「視覺衝撃」的美感價值觀,卻能鼓勵中國及日本當代藝術家嘗試借用「名牌產品」、「政商界及演藝界名人效應」及「動漫出版」的某些元素,把他們的繪畫轉化成近似DIY理念的生活必需品,讓藝術愛好者有搶購空間,隨即令他們的創作成為拍賣市場關注的亮點收藏品牌,從而脫離士大夫封建文化及文人畫家隱世思維的框鎖而建立自力更生的本能。

甄巍和陸蓉之對普普藝術的評價南轅北轍,陸蓉之看法較為消極、以「虛無主義」形容普普作品對美學典章制度構成的傷害,但甄巍卻以正面角度平反之,認為美國人縱使研發以「消費主義」為表現素材的普普藝術,他們內心及骨子裏仍是尊重傳統繪畫藝術的修為,只是美國人認為「商品化」乃能令藝術家的血汗成果在這個混沌的環球及社會局勢下找到「長治久安」的盈餘出路,不用再像刺梵高般生前仕途堪坷要割耳朵並且其畫作要在他逝世後才出名起來,美國人只是想構建西方藝術生態的路可走得比歐洲人聰明而已。

美國的普普藝術思潮,也為中國、日本的收藏視野帶來革新,東方文化向來缺乏品牌包裝的觀念,但美國人重視「視覺衝撃」的美感價值觀,卻能鼓勵中國及日本當代藝術家嘗試借用「名牌產品」、「政商界及演藝界名人效應」及「動漫出版」的某些元素,把他們的繪畫轉化成近似DIY理念的生活必需品,讓藝術愛好者有搶購空間,隨即令他們的創作成為拍賣市場關注的亮點收藏品牌,從而脫離士大夫封建文化及文人畫家隱世思維的框鎖而建立自力更生的本能。

Anuncio
Anuncio

Más Contenido Relacionado

Presentaciones para usted (18)

Más de VincentKwunLeungLee (20)

Anuncio

Más reciente (20)

Pop art and the Oriental art-collection market

  1. 1. 講者:李冠良先生(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社會科學碩士、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文學碩士研究生) 講座地點:香港人文學會 日期:2021年12月10日
  2. 2. 甄巍:美國佬來了,藝術向商業 投降  前面講到杜象在美國大出風頭,成為一代宗師。 此時歐洲還對美國人的反應漠然處之,因為在 歐洲人看來,美國還是一個文化沙漠,美國人 對於歐洲文化只有崇拜和學習的份兒,哪裡談 得上創造先進的文化。今非昔比,一部荷里活 電影就可能在幾個星期內席捲整個歐洲的文化 市場。這種文化地位的變化始於第一次世界大 戰,而完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這跟錢有關係, 因美國在兩次大戰中都發了戰爭財,但又不僅 僅是錢的原因,因為美國文化界向來重視藝術, 善於吸納新東西,而且美國人聰明地知道傾銷 文化比單純地傾銷商品有效和長久。
  3. 3. 甄巍:美國佬來了,藝術向商業投降(續) {圖:Dr. Martie Geiger-Ho的裝置及繪畫}  也許我這樣說有點冤枉美國,因為我對大多數來自美國的文 化和商品都慷慨地笑納了。但藝術史家也這麼認為:20世紀 中後期以美國為核心舞台的現代藝術,正是商業時代特殊的 文化現象。在這裡,如果你不換用商品經濟和消費文化的眼 光去看待藝術品,你必將因為困惑或厭惡而逃離藝術。
  4. 4. 陸蓉之:從普普決堤到通俗藝術 的泛濫  新一代普普藝術家已經無法將大眾通俗品味 當作是新的發現。反之,成為他們無法逃避 的現實環境,震驚的成份固然減少,取代的 是由五花八門的大眾影像、電視和網際網路 信息、各種毒品、藥丸所造成的「幻象」 (Hallucination)。幻象中的童年回憶,神 遊時迷離眼中看到的繽紛色彩或滑稽形象, 都是與真實脫節的疏離感。這種意識模糊的 虛幻感覺,是達達和後現代同樣擁有的一種 主客不分、無邊界的虛無主義(Nihilism) 意識。
  5. 5. Andy Warhol  甄巍:他最出名的作品是大量複製名人肖像。瑪麗 蓮.夢露、甘迺迪、貓王皮禮士利、伊麗莎白.泰萊、 斯大林甚至是毛主席都曾被Andy Warhol複製過。用 絲網版畫的手法很容易將照片成千上萬地複製出來。 他不厭其煩,一遍一遍地製造、製造。
  6. 6. Andy Warhol  甄巍:正如畫家所言 —「大家都互相相似,大家都以相同 的方式行動……所有的可口可樂都是一樣的…… 我之所以 要畫畫,是因為我想成為一架機器…… 我覺得大家都應該 是一架機器。」藝術家設想自己是一架機器,設想大眾是消 費的機器,設想名人肖像是大眾最愛消費的商品,我們這下 就清楚地看見普普藝術作為消費文化象徵的情景了。
  7. 7. 畫Mirror陳卓賢《鯨落》插畫而出名的「Cha Cha Painting」能否成為「港版Andy Warhol」呢?  Mirror麥炸雞 v.s 「Cha Cha Painting」的陳卓賢水 彩畫
  8. 8. 畫Mirror陳卓賢《鯨落》插畫而出名的「Cha Cha Painting」能否成為「港版Andy Warhol」呢?  Mirror麥炸雞 v.s 「Cha Cha Painting」的陳卓賢水 彩畫
  9. 9. 畫Mirror陳卓賢《鯨落》插畫而出名的「Cha Cha Painting」能否成為「港版Andy Warhol」呢?  Mirror麥炸雞 v.s 「Cha Cha Painting」 的陳卓賢水彩畫
  10. 10. 如果Stanley和Jeremy以art-jamming形式做了他倆在Mirror演唱會 獻唱形象的自畫像,然後有一位藝術家把這兩幅Stanley及Jeremy 主題的油畫以「深圳大芬村」模式大量複製並在拍賣市場銷售,那 麼該位藝術家能否冒起成為「港版Andy Warhol」呢?
  11. 11. 中國北京798當代普普藝術之父  王廣義是一個極為敏感的當代中 國藝術家,他領會了「普普藝術」 的精蘊,將「文化大革命」時期 的工農兵大批判圖像與當今流行 的可口可樂、化妝品圖像並置, 盡可能剔除所謂繪畫性,向人們 直陳一種當代生活的存在;這使 他當之無愧地成為中國當代普普 藝術的先行者。  1957 — 生於黑龍江 哈爾濱,工人 家庭出生,曾在文革時期參與勞改  1984 — 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油畫系  1992 — 首屆油畫雙年展(廣州)金 獎  1993 — 以《大批判》之著參加威尼 斯雙年展  現居北京,職業藝術家
  12. 12. 王廣義畫作特色  崇尚烏托邦主義  製造一種秩序、冷峻、簡練的風格  他把ANDY WARHOL的「普普藝術」精神昇華,但同時亦 希望修正ANDY WARHOL對中國共產主義之全負面描繪法, 因為他標榜自己有親身經歷過文革的洗禮,比起ANDY WARHOL對當時的中國人思想會有更深層的正面領會。  他明白到「文革」的爆發沒有那一方是特別對還是特別錯, 只從一個人文學的角度去觀察文革時期中國黎民百姓千瘡 百孔的景況。  他將中國共產社會與西方自由社會(文革政治海報與西方 消費產品廣告)來個矛盾式、互斥式的視象結合。  他質疑西方消費主義是否跟中國共產主義一樣受同等程度 的國際批評,慨嘆前者似乎較後者為少的風氣 — 認為西方 消費主義者也是歐美政客向人民施行思想控制的技倆。
  13. 13. 在《大批判》系列 裡 ……  引用一種已經失效了的鬥爭姿 勢來迎接現實,構成一種虛擬 的、不真實的批判。日用商品 和烏托邦形象在這裡都改變了 的本來特征,也改變了現實中 的關係,殘存的英雄主義記憶 和物質主義的欲望被卷在一種 復雜敘述中。  這些畫面常常引起的是一種讓 人矛盾的情緒,那種帶有英雄 主義幻覺的形象是已經被人們 毫不猶豫地拋棄了的青春期荒 唐,可是在他製造的情景中, 它確實能成為聚集人們情緒的 方式(洗腦式宣傳效應)。
  14. 14. 村上隆:日本動漫乃是普普藝術  小山登美夫:  偶而,我會如此譬喻: 「如果說村上隆是克林 姆特,奈良美智就是希 考勒。」  村上隆和奈良美智屬於 同一世代,而且兩位都 是在海外獲得好評之後, 再揚名回流日本的藝術 家。再加上兩位的作品 都委託我的畫廊經營, 確實擁有諸多共通點。 不過,村上隆和奈良先 生,誠如古斯塔夫.克 林姆特和埃貢.希勒, 是二個類型迥然各異的 藝術家。
  15. 15. 村上隆:日本動漫乃是普普藝術  小山登美夫:  克林姆特除了身為畫 家的藝術活動之外, 還勤於參與社會活動。 他率領維也納的前衛 藝術家,組成社團, 並擁有援助高額製作 費的富豪贊助人;村 上隆成立公司,經營 工作室製作作品,自 己全權經營;兩者擁 有諸多相似之處。
  16. 16. 參考書目  Galerie Le Createur, “Together – We Explore, Explain & Appreciate the World of Arts – Book 1”, 1st Edition in 2011, Hong Kong, Boarder Less  甄巍 著:《現代美術.鑑賞導引系列2》。香港:三聯書店 (香 港)有限公司,2001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 陸蓉之 著:《破後現代藝術》。台灣:藝術家出版社,中華民 國92年7月。  小山登美夫 著、蔡青雯 譯:《當代藝術商機》。台北:商周出 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6月8日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