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idad
Publicidad

Más contenido relacionado

Publicidad

不實訊息在網路的攻防-文本、脈絡和戰術框架的初探

  1. 不實訊息在網路路的攻防-⽂文 本、脈絡和戰術框架的初探 TH Schee @ 事實查核⼯工作坊 台北 2019/07
  2. 真實?
  3. ⽂文本 脈絡 戰術框架
  4. https://fas.org/irp/eprint/ci-glossary.pdf
  5. https://newsmap-js.herokuapp.com/
  6. ⽂文本和問題 • 社會議題是什麼意思︖ • 這些議題牽涉到什麼專業領域︖ • 對於某⼀個社會議題進⾏假訊息製造的團體是誰︖ • 製造假訊息的成本是︖ • 製造假訊息的意圖是什麼︖ • 這些訊息我們如何得知是假訊息︖ • 這些訊息是如何被識別為假訊息︖ • 假訊息的傳遞途徑是︖ • 透過哪些平台開始傳播︖ • 透過平台上的什麼機制傳播︖ • 在什麼時間點在特定平台上,訊息的傳播路徑被放 ⼤︖ • ⽤什麼⽅式放⼤「聲量」︖ • 訊息在24⼩時內有多少⼈接收到︖ • 接收到假訊息的⼈,受了什麼傷害︖ • 如果收到假訊息的受眾可以稱之為受害者,那麼受 害者的⾯貌是︖ • 這個議題所帶出來的假消息和下個議題即將被帶出 來的假消息,兩者之間的操作有關係嗎︖
  7. https://ddd.doctor
  8. ⽂文本 脈絡 戰術框架
  9. 俄烏電⼦子戰 (late 2015) 1. 烏克蘭⼤選時,中選會系統遭致攻擊,竄改對外公布的數字,引起 境內電視台和境外電視台(如俄羅斯⽅)收視群眾的騷動 2. 不分黨派,國會議員私⼈⼿機和辦公室電話全⾯遭致攻擊,斷線。 政府⾼層打給歐盟的電話則被攔截和切聽,部分內容被公開上傳到 知名社交網站 3. 克⾥⽶亞(半島)之網路交換節點直接被俄羅斯軍隊以實體⽅式切 斷阻斷 4. 烏克蘭部分政府系統之蠕蟲程式,經研究已存在超過八年 5. 烏克蘭多數電信系統原本就是在前蘇時期建⽴,因此俄羅斯⽅⾯對 烏克蘭通訊網絡有⼀定的掌握。這也說明烏克蘭和俄羅斯交惡期間, 為何沒有全⾯性的電⼦戰發⽣,因為俄羅斯早就掌握非常多的環節。 其⽬的不是全境佔領,根本不需要將電⼦攻擊 escalate,例如攻擊 關鍵基礎設施 6. 烏克蘭民眾廣泛使⽤的電⼦郵件 (mail.ru)、社交網站 (vkontakte)、搜尋引擎 (yandex) 等,全部源⾃於俄羅斯,非常好 掌握 7. 烏克蘭基層公務員薪⽔普遍卑微,電⼦防衛法規體系和政府機關內 之協調指揮系統又非常缺乏,不過有很好的電⼦技術⼈才儲備,所 以這些⼈是各⽅電⼦戰亟欲「收買」之代理 8. 電⼦戰並非獨⽴存在的戰場空間,⽽是更⼤的資訊戰⼀部分 9. 由於俄羅斯整體指揮精良,NATO 第⼀時間根本無法理解到底在這 場混合戰 (hybrid warfare) 俄羅斯到底做了些什麼 10. 俄羅斯即使在電⼦戰遭致烏克蘭反擊也不會說什麼話,因為說了話 就表⽰承認了 11. 兩邊都是代理⼈在零星交戰,無論有無正式僱傭關係 https://ccdcoe.org/multimedia/cyber-war-perspective-russian-aggression- against-ukraine.html
  10. au.af.mil/au/afri/aspj/apjinternational/apj-c/2013/2013-1/2013_1.asp
  11. 美國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 聽證會委託報告 美國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 (SSCI) 昨⽇日釋 出了了幾份在⽇日前關於「假新聞」重要 聽證會的後續報告。幾份報告所指涉 的主要對象,就是⼤大名鼎鼎的 IRA (Internet Research Agency)。 委員會 總共所釋出三份⽂文件,分別是⽩白⽪皮書 (101⾴頁)、簡報(138⾴頁)和⼀一份研 究報告(47⾴頁)。主要的報告篇幅著 重於分析針對美國非裔族群在美國 2016總統⼤大選的網路路宣傳活動 (campaign)。這些前後累積的數據, 跨度超過八個年年頭,整體讀來來,仍然 非常具有價值。 https://comprop.oii.ox.ac.uk/
  12. ⽂文本 脈絡 戰術框架
  13. 軍事⾏行行動?
  14. 預設的「框架」 • 「敵對勢⼒力力」在監測台灣社會議題 • 「網軍」針對特定議題,進⾏行行媒體宣 傳和操作 • 「網軍」在特定社交網絡平台上操作 • 有⼈人系統化在製造假消息和內容 • 有⼈人利利⽤用不同⼈人頭帳號,傳播假消息 • 有⼈人相信假消息 • 有⼈人轉傳假消息 • 更更多⼈人看到假消息 • 不同議題重複上演,讓社會⼤大眾對議 題的認識,淪淪落落到「失真」「失信」, ⽽而影響了了⼤大選的結果
  15. 這些假設不是很真確 • 「網軍」來來⾃自境外 • 「網軍」具有正規編制 • 「網軍」屬於軍隊系統 • 製造假消息的⼈人具有惡惡意 • 傳遞假消息的⼈人是受騙上當 • 「轉傳」這個動作,是假消息快 速在社交媒體得以傳播的助⼒力力 • 在⾏行行為⽅方 (actors) 部分,有:發 動者(網軍)、傳播平台(社交 媒體)、閱聽眾(朋友網絡)、 受害者(⼤大眾)等⾓角⾊色
  16. Weaving blanket layers of digital defense narratives
  17. 救火?
  18. 疾病?
  19. The Actors
  20. Активные мероприятия 俄羅斯「主動措施」指揮系統
  21. misinformation pyramid https://misinfocon.com/
  22. Cyber Killchain stages (top), ATT&CK framework stages (bottom) https://misinfocon.com/
  23. Early strawman version of the ATT&CK framework for misinformation https://misinfocon.com/
  24. Comparison between cyber kill chain, marketing, psyops and other models https://misinfocon.com/
  25. p26, https://www.justice.gov/ag/page/file/1076696/download
  26. 4Ds 常態訊息操作原則 ⁃ Dismiss the critic ⁃ Distort the facts ⁃ Distract from the main issue ⁃ Dismay the audience
  27. Clint Watts matrix, and 5Ds, with common tactics (from Boucher) mapped to them https://misinfocon.com/
  28. https://DDD.doctor https://t.me/dddchat
Publicid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