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una empresa de Scribd logo
1 de 60
帝國毀滅 
孫隆基教授 
世界通史講題20
東漢帝國 
有效控制 
的疆域圖
漢 
末 
群 
雄 
割 
據 
圖
東漢帝國瓦解後的 
「三國時代」(220-280)
晉朝短暫中興,但 
「八王之亂」導致漢 
族武裝耗損殆盡
羅馬的頹廢? 
Roman 
Decadence ?
羅馬的奴隸市場
羅馬以奴隸的角鬥、傷 
殘與死亡為大眾娛樂
Jean-Léon Gérôme, Pollice Verso 
“拇指朝下” (1872) © Phoenix Art Museum
殉道的基督徒似乎為頹廢的世界帶來了一絲清新的氣息
三世紀時出現對羅馬的新挑戰: 
薩珊帝國(224-651) 
沙普爾(Shapur)俘虜 
瓦雷良(Valerian), 260
Goths traversant une rivière par Évariste-Vital Luminais. 
哥 
特 
人 
南 
下 
進 
抵 
羅 
馬 
的 
多 
瑙 
河 
防 
線
羅馬帝國經歷「三世紀的危機」 
亦出現較短暫的 
「三國時代」 
(260–274)
(260-273)
高盧帝國
1. Marcus Cassianius Latinius Postumus (r. 260–268) 
2. Marcus Aurelius Marius (r. 268) 
3. Marcus Piav(v)onius Victorinus (268- 
高盧帝國 
的君主 
270/271) 4. Caius Pius Esuvius Tetricus (270/1-273)
奧雷良的中興 
Lucius Domitius Aurelianus (214/215-r.270–275)
皮克特人 
三世紀危機時代,羅馬北疆飽受 
「蠻族」的壓力,東疆面臨強大 
的薩珊帝國,軍團不敷應用 
東哥特人 
西哥特人 
阿勒曼尼人 
夸狄人 
法蘭克人 
薩珊帝國 
阿拉伯人
「三世紀的危機」時代外族入侵圖
棄守的達契亞後來 
成為「羅馬尼亞」 
的前身 
271年, 
奧雷良將羅馬兵團 
撤出達契亞 
(Dacia)省
戴克理先的中興 
Diocletian (244-r.284–305-311) 
戴克理先 
時代的羅馬 
帝制已經由奧古 
斯都建立的「元首制」 
(Principate) 變質 
為「主上體制」 
(Dominate) 
戴克理先的四帝制度(Tetrarchy)
四 
帝 
制 
度
君士坦丁的中興
君士坦丁的統一 
In hoc signo vinces
君士坦丁將禁軍統領一職文官化、外放為大行政區首長,以備將來 
輔佐分治的皇子之用,卻因此形成了四大「禁衛長行台」
匈奴的來臨造成的 
雪崩效應,推動了 
其他邊疆民族對羅 
馬世界的壓力
第二中間地帶 
第一中間地帶 
圖為阿蘭人在4-5世紀的西遷路線,從裡海黑海之北一路闖入 
西班牙,然後隨汪達爾人進駐北非。西羅馬離歐亞大草原最 
遠,卻在古代帝國中垮得最徹底,其緣由為匈人襲擊了歐亞 
大草原西端的伊朗族游牧民以及阿爾卑斯山北之農耕的日耳 
曼族群,早成他們以大難民潮形式湧入羅馬帝國:首當其衝 
的是東羅馬,但後來大部分壓在西羅馬身上,直至它被拖垮。
羅馬皇帝瓦楞 
斯戰死于亞德 
里阿堡之役
Theodosius I (347-r.379-395) 
Eugenius (r. 392-394) 
394年,費里基度斯河之役(Battle of 
the Frigidus) ,東羅馬皇帝狄奧多修 
消滅西羅馬皇帝優金尼烏斯的部隊。 
雙方面都動用了大量外族武裝。後果: 
東羅馬帝國摧毀了西羅馬的國防力量。 
優金尼烏斯是信奉密瑟拉 
斯教的,因此這次較量也 
決定羅馬國教的命運。
西哥特王阿拉力克在意大利 
Alaric (370?-r. 395–410)
410年8月24日, 阿拉力克攻陷羅馬城
日 
爾 
曼 
蠻 
族 
在 
帝 
國 
西 
部 
如 
入 
無 
人 
之 
境
至410年,一 
個分裂政權 
已從不列顛 
省盡撤兵團、 
防衛並進佔 
高盧。433 
年,不列顛 
人從大陸雇 
傭盎格魯人 
(Angles)抵 
禦北方蠻族。 
遲至446年, 
不列顛人仍 
遣使者至羅 
馬執政艾提 
烏斯(Aetius) 
處,要求發 
救兵,不果。
447年, 不列顛一地方領 
袖沃爾替真(Vortigern) 
邀請薩克遜人定居于泰 
晤士地區,作為他的雇 
傭兵。
阿鐵拉的帝國 
匈人帝國、東西羅馬帝 
國與中華帝國比例圖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Huns_by_R 
ochegrosse.jpg
西 
哥 
特 
人 
的 
王 
國 
蘇 
威 
維 
人 
的 
王 
國 
汪 
達 
爾 
人 
的 
王 
國
451年,羅馬執政艾提烏斯聯合西哥特王狄奧多力克一世 
(Theodoric I)在高盧的夏隆遏阻了阿鐵拉的大軍
革丕德人與其 
它日爾曼人 
匈奴的騎兵 
與東哥特人 
發動攻勢 
夏隆戰役圖解 
革丕德人與其 
它日爾曼人 
匈奴的騎兵 
轉彎進攻西 
哥特人側翼 
東哥特人 
革丕德人與其 
它日爾曼人 
步兵: 羅馬人、法蘭克 
人及其他日爾曼人 
匈奴的騎兵 
東哥特人 
匈奴及其盟 
軍撤退,用蓬 
車圍成一圈, 
用弓箭手防 
禦西哥特人 
翌日.匈奴大軍撤 
過萊因河,從此不 
進入今法國境內 
步兵: 羅馬人、法蘭克人 
及其他日爾曼人佔守高地, 
革丕德人面對他們 
阿蘭人的騎兵 
西哥特人的步 
騎混合部隊 
阿蘭人被推 
動但不倒 
羅馬、法蘭克及其他日爾 
曼人步兵進攻革丕德人 
西哥特人的步騎混合 
部隊抵擋了東哥特人 
雖然狄奧多力克國 
王陣亡,但西哥特人 
抵禦了匈奴的攻勢, 
阿鐵拉發覺右翼不 
穩,遂下令撤軍 
阿蘭人的騎兵 
西哥特人的步 
騎混合部隊 
羅馬人與 
盟軍疲於 
追逐,退回 
瑩地 
西哥特人追逐 
匈奴大軍
452年, 阿鐵拉仍能揮軍進入義大利
453年初,阿鐵拉死於自己的婚宴狂歡後的凌晨
455年, 
汪達爾人洗劫羅馬城
500 CE 
盎格魯人 
薩克遜人 
法蘭克王國 
勃艮地 
王國 
東哥特王國 
汪達爾王國 
倫巴德人 
革丕德王國 
羅馬帝國 
蘇威維 
王國
與薩珊帝國與晚期羅馬帝國同期的笈多帝國
印度史的「古典時代」 
笈多帝國 
(Gupta Empire) 
320-550
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 
(Mahabharata) 與《羅摩衍那》 
(Ramayana)最後成形於笈多時代
古代婆羅門教往印度教哲學轉化的 
六大部派也大柢完成於笈多時代 
彌曼差(Mimamsa) 
吠檀多(Vedanta) 
數論(Samkhya) 
勝論 
(Vaisheshika) 
正理(Nyāya) 
瑜伽(Yoga)
有「印度的莎士比亞」美譽的迦梨陀娑 
(Kālidāsa) 活躍於笈多時代,生卒年代不詳,用 
梵文創作,其名著包括: 
抒情詩《雲使者》(Meghadūta) 
史詩《鳩摩羅出世》(Kumārasambhava) 
史詩《羅怙世系》(Raghuvamsa) 
劇本《沙恭達羅辨識記》 
(Abhijñānaśākuntalam)劇本《摩羅毗迦與 
火友王》(Mālavikāgnimitram) 
Sakuntala, by Raja Ravi Varma
聖使(Āryabhaṭa,476–550) 
笈多時代的天文曆算是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數學與天文學家聖使對 
日月蝕的原因作出了正 
確的解釋,並提地球按 
軸自轉的說法,雖然還 
未發展出太陽中心說。 
他的同代人彘日(Varahamihira), 
確切年代不詳,著述《五大曆數全 
書彙編》(Pancha-Siddhantika),乃 
印度本土與希臘化天文學的彙編。
匈尼特人 
羅馬帝國前秦 
寄多羅人 
薩珊帝國 
悅般北魏高句麗 
東晉 
柔然可汗國 
岌多帝國 
大和 
匈人 
公元五世紀初的舊大陸邦國 
渤海 
新羅 
貴霜王百濟 
伐迦陀迦
匈奴人是否古代世界的殯葬師?
嚈噠人— 
亦名「」 
的疆域
嚈噠人也造成薩珊帝國的邊患 
薩珊帝國貴霜王 
柔然 
烏古斯人 
鐵勒部 
吐谷渾 
大宛 
車師
古代大一統帝國中唯一未 
亡於草原民族者是薩珊帝 
國,某些歷史學家歸功於它 
的重裝騎兵(Cataphract)。眾 
波斯帝國的祖宗是伊朗草 
原民族,乃騎術的始祖。

Más contenido relacionado

La actualidad más candente

第十九章 彌勒與彌賽亞
第十九章 彌勒與彌賽亞第十九章 彌勒與彌賽亞
第十九章 彌勒與彌賽亞隆基 孫
 
第十三章 波斯帝國與波希戰爭
第十三章 波斯帝國與波希戰爭第十三章 波斯帝國與波希戰爭
第十三章 波斯帝國與波希戰爭隆基 孫
 
第四章 古埃及
第四章 古埃及第四章 古埃及
第四章 古埃及隆基 孫
 
第十五章 人類史的「樞軸時代」
第十五章 人類史的「樞軸時代」第十五章 人類史的「樞軸時代」
第十五章 人類史的「樞軸時代」隆基 孫
 
第七章 美洲的古印地安文明
第七章 美洲的古印地安文明第七章 美洲的古印地安文明
第七章 美洲的古印地安文明隆基 孫
 
第一章 地球史與史前人類
第一章 地球史與史前人類第一章 地球史與史前人類
第一章 地球史與史前人類隆基 孫
 
第二章 突破四大文明古國的窠臼
第二章 突破四大文明古國的窠臼第二章 突破四大文明古國的窠臼
第二章 突破四大文明古國的窠臼隆基 孫
 
第六章 中國文明起源之疑竇
第六章 中國文明起源之疑竇第六章 中國文明起源之疑竇
第六章 中國文明起源之疑竇隆基 孫
 
以色列傳奇Israel 1
以色列傳奇Israel 1以色列傳奇Israel 1
以色列傳奇Israel 1Jaing Lai
 
以色列傳奇Israel 1 (nx power-lite)
以色列傳奇Israel 1 (nx power-lite)以色列傳奇Israel 1 (nx power-lite)
以色列傳奇Israel 1 (nx power-lite)psjlew
 
埃及游(下)
埃及游(下)埃及游(下)
埃及游(下)nk1953
 
埃及游(上)
埃及游(上)埃及游(上)
埃及游(上)nk1953
 
Persepolis 波斯波利斯
Persepolis 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 波斯波利斯
Persepolis 波斯波利斯Tj64 gmj
 
埃及圖坦卡蒙法老陵墓
埃及圖坦卡蒙法老陵墓埃及圖坦卡蒙法老陵墓
埃及圖坦卡蒙法老陵墓Yuan-Kai Tang
 
以色列傳奇 (Music)2011.03.07
以色列傳奇 (Music)2011.03.07以色列傳奇 (Music)2011.03.07
以色列傳奇 (Music)2011.03.07Y YU
 

La actualidad más candente (18)

第十九章 彌勒與彌賽亞
第十九章 彌勒與彌賽亞第十九章 彌勒與彌賽亞
第十九章 彌勒與彌賽亞
 
第十三章 波斯帝國與波希戰爭
第十三章 波斯帝國與波希戰爭第十三章 波斯帝國與波希戰爭
第十三章 波斯帝國與波希戰爭
 
第四章 古埃及
第四章 古埃及第四章 古埃及
第四章 古埃及
 
第十五章 人類史的「樞軸時代」
第十五章 人類史的「樞軸時代」第十五章 人類史的「樞軸時代」
第十五章 人類史的「樞軸時代」
 
第七章 美洲的古印地安文明
第七章 美洲的古印地安文明第七章 美洲的古印地安文明
第七章 美洲的古印地安文明
 
第一章 地球史與史前人類
第一章 地球史與史前人類第一章 地球史與史前人類
第一章 地球史與史前人類
 
第二章 突破四大文明古國的窠臼
第二章 突破四大文明古國的窠臼第二章 突破四大文明古國的窠臼
第二章 突破四大文明古國的窠臼
 
第六章 中國文明起源之疑竇
第六章 中國文明起源之疑竇第六章 中國文明起源之疑竇
第六章 中國文明起源之疑竇
 
以色列傳奇Israel 1
以色列傳奇Israel 1以色列傳奇Israel 1
以色列傳奇Israel 1
 
以色列傳奇Israel 1 (nx power-lite)
以色列傳奇Israel 1 (nx power-lite)以色列傳奇Israel 1 (nx power-lite)
以色列傳奇Israel 1 (nx power-lite)
 
9789881588357
97898815883579789881588357
9789881588357
 
张歆亹
张歆亹张歆亹
张歆亹
 
埃及游(下)
埃及游(下)埃及游(下)
埃及游(下)
 
埃及游(上)
埃及游(上)埃及游(上)
埃及游(上)
 
Persepolis 波斯波利斯
Persepolis 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 波斯波利斯
Persepolis 波斯波利斯
 
埃及圖坦卡蒙法老陵墓
埃及圖坦卡蒙法老陵墓埃及圖坦卡蒙法老陵墓
埃及圖坦卡蒙法老陵墓
 
秦漢2.0
秦漢2.0秦漢2.0
秦漢2.0
 
以色列傳奇 (Music)2011.03.07
以色列傳奇 (Music)2011.03.07以色列傳奇 (Music)2011.03.07
以色列傳奇 (Music)2011.03.07
 

Destacado

第五章 印度文明之二度奠基
第五章 印度文明之二度奠基第五章 印度文明之二度奠基
第五章 印度文明之二度奠基隆基 孫
 
第十一章 鐵器時代的古代近東(ii)
第十一章 鐵器時代的古代近東(ii)第十一章 鐵器時代的古代近東(ii)
第十一章 鐵器時代的古代近東(ii)隆基 孫
 
第07章南亞(二)
第07章南亞(二)第07章南亞(二)
第07章南亞(二)lu morning
 
第二一章 古代世紀結束後的非洲
第二一章 古代世紀結束後的非洲第二一章 古代世紀結束後的非洲
第二一章 古代世紀結束後的非洲隆基 孫
 
第八章 大洋洲的文明
第八章 大洋洲的文明第八章 大洋洲的文明
第八章 大洋洲的文明隆基 孫
 
福音書背景簡介 中福姐妹會Oct212014
福音書背景簡介 中福姐妹會Oct212014福音書背景簡介 中福姐妹會Oct212014
福音書背景簡介 中福姐妹會Oct212014查經簡報分享
 
Alarcão, isabel professores reflexivos em uma escola refle
Alarcão, isabel   professores reflexivos em uma escola refleAlarcão, isabel   professores reflexivos em uma escola refle
Alarcão, isabel professores reflexivos em uma escola reflemarcaocampos
 

Destacado (7)

第五章 印度文明之二度奠基
第五章 印度文明之二度奠基第五章 印度文明之二度奠基
第五章 印度文明之二度奠基
 
第十一章 鐵器時代的古代近東(ii)
第十一章 鐵器時代的古代近東(ii)第十一章 鐵器時代的古代近東(ii)
第十一章 鐵器時代的古代近東(ii)
 
第07章南亞(二)
第07章南亞(二)第07章南亞(二)
第07章南亞(二)
 
第二一章 古代世紀結束後的非洲
第二一章 古代世紀結束後的非洲第二一章 古代世紀結束後的非洲
第二一章 古代世紀結束後的非洲
 
第八章 大洋洲的文明
第八章 大洋洲的文明第八章 大洋洲的文明
第八章 大洋洲的文明
 
福音書背景簡介 中福姐妹會Oct212014
福音書背景簡介 中福姐妹會Oct212014福音書背景簡介 中福姐妹會Oct212014
福音書背景簡介 中福姐妹會Oct212014
 
Alarcão, isabel professores reflexivos em uma escola refle
Alarcão, isabel   professores reflexivos em uma escola refleAlarcão, isabel   professores reflexivos em uma escola refle
Alarcão, isabel professores reflexivos em uma escola refle
 

第二十章 帝國毀滅

Notas del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