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una empresa de Scribd logo
1 de 3
Descargar para leer sin conexión
手術與化療、放射治療時期的復健運動原則
階段 物理治療目標 建議運動原則 相關議題
手術後 2 週 預防冰凍肩
手術傷口與淋巴管有最
佳恢復
溫和的關節活動,在術後幾
天限制前舉與側舉角度
用未開刀手或是其他輔助
協助活動
手肘與手用力/放鬆以及關
節的活動
不要提重物(>4-5 公斤)
止痛藥
有引流管
血清腫
感染
短暫腫脹
部分區域感覺
異常
早期復健
手術後 2-4 週
恢復完全角度
恢復最佳姿勢
關節活動運動
加上溫和拉筋
肩胛運動
手術後 2 個月內避免提重
短暫水腫
腋網症候群
肌肉萎縮
手術傷口沾黏
後期復健
手術後 4-8 週
確保恢復到術前主動關
節活動角度
如果需要接受放射治療
有足夠的活動度
功能性活動與肌肉力量
可以回到正常的日常生
活’
持續較長時間的拉筋
溫和按摩傷口
加上阻力訓練
腋網症候群
肌肉萎縮
手術傷口沾黏
疼痛
放射治療中/
後的復健運動
維持/重建肩關節活動度
維持/重建胸肌及胸部區
域的柔軟度
了解與辨識放射治療所
造成關節與軟組織沾黏
可能會導致肩關節活動
度變差
如果肩部與腋下有做放
射,要做肩關節活動
如果胸部有做放射,要加上
胸部肌肉的拉筋
放射治療的皮
膚反應有時需
要調整或停止
運動
臂神經病變
放射治療引起
長期的纖維化
化學治療中/
後的復健運動
在可以忍受下增加身體
功能
改善治療造成的副作用
如噁心、疲倦、肌肉病
變、體重增加
辨識與了解治療副作用
與對身體功能、活動與運
動相關的影響
一般性運動包括有氧運動
與阻力訓練,根據化療作用
調整運動
化療方式與相
關毒性
貧血
白血球降低
血小板低下
長時間噁心/嘔
吐
過度疲累
完成治療後復健期的運動:
持續手臂復健運動,將手術與放射治療的後期副作用降至最低。
不必刻意限制患側運動,有運動反而比較不會淋巴水腫。
養成規律一般性運動,建立體能,達到生病前的狀況甚至更好,可以有效降低治
療的後遺症如肌肉無力、疲倦、體重增加與骨質疏鬆等。對於睡眠品質與心情也
有正面效果。
規律足夠的運動量,可以有效降低癌症復發與死亡率。
一般性運動包括
有氧運動如走路、慢跑、游泳、跳舞、太極拳等。建議每日 30 分鐘,一星期
5 天。
肌力與肌耐力訓練:利用沙包、啞鈴、彈力帶、健身器材或自己身體重量,給
四肢或身體阻力來訓練肌肉。一周 2-3 次。
柔軟度運動:維持關節活動與肌肉柔軟度,拉筋運動要做到覺得有點緊但不會
痛的程度,每次持續 3-5 次呼吸(約 20 秒),重複 3-5 次。最好每天做。
肩關節的活動角度:
前舉(屈曲):手臂向上舉到頭頂,平躺床上時手臂可以貼到床。(180 度)
側舉(外展):由身體側面舉到頭頂,手臂可以碰到耳朵。(180 度)
外轉與內轉:手臂側舉到 90 度(肩部高度),上下各約 90 度。
生活上需要的角度:手碰脖子後面、由下後背可以碰到胸罩背扣、由前碰到對
側肩膀。
肌肉柔軟度檢查
胸大肌:
平躺在治療床上,比較兩側是否有差異。手臂外展 135 度時,手臂無法平貼
床面,或是手臂外展 90 度時,手臂無法到床面以下,則視為有胸大肌過緊現
象。
胸小肌:
兩邊肩峰正常應距床面 2 公分,若有一側肩峰較高於另一側,或距床面遠大
於 2 公分則視為有胸小肌過緊。手心向下肩上舉時,如果上臂無法貼到床面,
排除肩關節問題,終端感覺為前胸肌肉拉緊,亦可能是胸小肌過緊。
闊背肌:
肩上舉時,如果上臂可以平貼床面,但手臂外轉後角度變小無法平貼,或身
體無法平貼床面,表示有闊背肌柔軟度不足。在測手臂活動度時手心向下若
手臂可貼床面(有 180 度),但若將手臂外轉則手臂無法貼床,則是闊背肌太
緊。
關節活動運動即是循序漸進利用自己的力量或另一手或輔助器具協助運動,慢慢
達到完整的關節活動度。
林慧芬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顧之講義補充資料20130929

Más contenido relacionado

Más de ptaroc PT

Más de ptaroc PT (12)

林慧芬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護20130929
林慧芬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護20130929林慧芬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護20130929
林慧芬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護20130929
 
曹昭懿物理治療師-復健與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
曹昭懿物理治療師-復健與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曹昭懿物理治療師-復健與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
曹昭懿物理治療師-復健與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
 
張淑鳳醫師-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922
張淑鳳醫師-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922張淑鳳醫師-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922
張淑鳳醫師-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922
 
陳如意醫師-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面20130922
陳如意醫師-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面20130922陳如意醫師-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面20130922
陳如意醫師-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面20130922
 
黃洽鑽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
黃洽鑽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黃洽鑽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
黃洽鑽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癌症病人淋巴水腫實務操作2013060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癌症病人淋巴水腫實務操作20130602楊靜蘭物理治療師-癌症病人淋巴水腫實務操作2013060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癌症病人淋巴水腫實務操作2013060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認識淋巴系統水腫與照顧方法2013060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認識淋巴系統水腫與照顧方法20130602楊靜蘭物理治療師-認識淋巴系統水腫與照顧方法2013060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認識淋巴系統水腫與照顧方法2013060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顧2013060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顧20130602楊靜蘭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顧2013060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顧20130602
 
張瑄瑄職能治療師-復健在安寧療護的應用20130526
張瑄瑄職能治療師-復健在安寧療護的應用20130526張瑄瑄職能治療師-復健在安寧療護的應用20130526
張瑄瑄職能治療師-復健在安寧療護的應用20130526
 
黃勝堅院長-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526
黃勝堅院長-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526黃勝堅院長-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526
黃勝堅院長-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526
 
姚建安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526
姚建安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526姚建安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526
姚建安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526
 
蔡兆勳醫師-安寧緩和照顧之法律20130526
蔡兆勳醫師-安寧緩和照顧之法律20130526蔡兆勳醫師-安寧緩和照顧之法律20130526
蔡兆勳醫師-安寧緩和照顧之法律20130526
 

林慧芬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顧之講義補充資料20130929

  • 1. 手術與化療、放射治療時期的復健運動原則 階段 物理治療目標 建議運動原則 相關議題 手術後 2 週 預防冰凍肩 手術傷口與淋巴管有最 佳恢復 溫和的關節活動,在術後幾 天限制前舉與側舉角度 用未開刀手或是其他輔助 協助活動 手肘與手用力/放鬆以及關 節的活動 不要提重物(>4-5 公斤) 止痛藥 有引流管 血清腫 感染 短暫腫脹 部分區域感覺 異常 早期復健 手術後 2-4 週 恢復完全角度 恢復最佳姿勢 關節活動運動 加上溫和拉筋 肩胛運動 手術後 2 個月內避免提重 短暫水腫 腋網症候群 肌肉萎縮 手術傷口沾黏 後期復健 手術後 4-8 週 確保恢復到術前主動關 節活動角度 如果需要接受放射治療 有足夠的活動度 功能性活動與肌肉力量 可以回到正常的日常生 活’ 持續較長時間的拉筋 溫和按摩傷口 加上阻力訓練 腋網症候群 肌肉萎縮 手術傷口沾黏 疼痛 放射治療中/ 後的復健運動 維持/重建肩關節活動度 維持/重建胸肌及胸部區 域的柔軟度 了解與辨識放射治療所 造成關節與軟組織沾黏 可能會導致肩關節活動 度變差 如果肩部與腋下有做放 射,要做肩關節活動 如果胸部有做放射,要加上 胸部肌肉的拉筋 放射治療的皮 膚反應有時需 要調整或停止 運動 臂神經病變 放射治療引起 長期的纖維化 化學治療中/ 後的復健運動 在可以忍受下增加身體 功能 改善治療造成的副作用 如噁心、疲倦、肌肉病 變、體重增加 辨識與了解治療副作用 與對身體功能、活動與運 動相關的影響 一般性運動包括有氧運動 與阻力訓練,根據化療作用 調整運動 化療方式與相 關毒性 貧血 白血球降低 血小板低下 長時間噁心/嘔 吐 過度疲累
  • 2. 完成治療後復健期的運動: 持續手臂復健運動,將手術與放射治療的後期副作用降至最低。 不必刻意限制患側運動,有運動反而比較不會淋巴水腫。 養成規律一般性運動,建立體能,達到生病前的狀況甚至更好,可以有效降低治 療的後遺症如肌肉無力、疲倦、體重增加與骨質疏鬆等。對於睡眠品質與心情也 有正面效果。 規律足夠的運動量,可以有效降低癌症復發與死亡率。 一般性運動包括 有氧運動如走路、慢跑、游泳、跳舞、太極拳等。建議每日 30 分鐘,一星期 5 天。 肌力與肌耐力訓練:利用沙包、啞鈴、彈力帶、健身器材或自己身體重量,給 四肢或身體阻力來訓練肌肉。一周 2-3 次。 柔軟度運動:維持關節活動與肌肉柔軟度,拉筋運動要做到覺得有點緊但不會 痛的程度,每次持續 3-5 次呼吸(約 20 秒),重複 3-5 次。最好每天做。 肩關節的活動角度: 前舉(屈曲):手臂向上舉到頭頂,平躺床上時手臂可以貼到床。(180 度) 側舉(外展):由身體側面舉到頭頂,手臂可以碰到耳朵。(180 度) 外轉與內轉:手臂側舉到 90 度(肩部高度),上下各約 90 度。 生活上需要的角度:手碰脖子後面、由下後背可以碰到胸罩背扣、由前碰到對 側肩膀。 肌肉柔軟度檢查 胸大肌: 平躺在治療床上,比較兩側是否有差異。手臂外展 135 度時,手臂無法平貼 床面,或是手臂外展 90 度時,手臂無法到床面以下,則視為有胸大肌過緊現 象。 胸小肌: 兩邊肩峰正常應距床面 2 公分,若有一側肩峰較高於另一側,或距床面遠大 於 2 公分則視為有胸小肌過緊。手心向下肩上舉時,如果上臂無法貼到床面, 排除肩關節問題,終端感覺為前胸肌肉拉緊,亦可能是胸小肌過緊。 闊背肌: 肩上舉時,如果上臂可以平貼床面,但手臂外轉後角度變小無法平貼,或身 體無法平貼床面,表示有闊背肌柔軟度不足。在測手臂活動度時手心向下若 手臂可貼床面(有 180 度),但若將手臂外轉則手臂無法貼床,則是闊背肌太 緊。 關節活動運動即是循序漸進利用自己的力量或另一手或輔助器具協助運動,慢慢 達到完整的關節活動度。